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Web3工具初探:鏈上通訊、郵箱與財庫管理引領無準入時代
對於Web3願景的實現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一些Web3工具已經開始奠定基礎,如鏈上通訊、Web3郵箱、財庫管理、文件簽署、數據索引等。我們可以用無準入、真實性、數據流動、高效、黑暗森林這些關鍵詞來描述Web3。Web3與Web2之間並非涇渭分明,Web3的採用將是一個在Web2基礎上逐步滲透和改進的過程。
所有人都在談論Web3,但事實上,Web3願景的實現還比較遙遠。以把數據所有權交還給用戶爲例,數據所有權以NFT爲載體,而現在只有約10%的NFT上鏈。大約40%的NFT存儲在私有服務器上,一旦服務器停止維護,NFT對應的數據便會消失,更不用說讓用戶掌握數據並且基於所有權獲益了。
盡管對於Web3的快速實現感到悲觀,但正如同Web2蓬勃發展之前經歷郵件、訂閱、搜索引擎風潮,當前的Web3發展也處在類似的早期階段:一些Web3工具正在出現並奠定基礎。相關的賽道包括鏈上通訊、Web3郵箱、財庫管理、文件簽署、數據索引等。它們不是關於遙遠願景的歌頌,而是真實的用例。
鏈上通訊
或許你對APP帳戶間的通訊已經司空見慣,但是錢包地址間的通訊呢,這是否給你帶來一種新奇感?因爲錢包地址的創建是無準入的,誰都可以創建錢包,任何人都可以創建無限多的錢包,錢包地址間的通訊意味着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被打開了無盡的空間。
如果你要和Vitalik對話,在某些社交平台,你必須得是他的好友才能實現這一點,但是通過鏈上通訊應用,你可以直接給Vitalik的錢包地址發送消息。此外,大部分錢包地址並不對應現實世界的物理人,這意味着你的觀點可以不受一些立場約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區塊鏈隱私保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鏈上存儲成本昂貴,每個字節要支付16 Gas,目前的鏈上通訊應用仍然主要採用鏈下存儲的方式,通訊記錄無法享受和鏈一樣長的時間維度。
功能
鏈上通訊應用所實現的功能比較重合,基本實現3個維度的通訊:錢包地址間的雙向通訊、DAPP向錢包地址發送通知、創作者向社區發送通知。以某通訊應用爲例,界面中有一個Inbox(收件箱)的板塊,你的錢包地址收到的所有消息都展示在這裏。頻道板塊則聚集了各個DAPP頻道,DAPP通過這種方式向訂閱地址傳達重要的進展,例如MakerDAO通過頻道讓用戶知道治理提案的狀態更新。
問題與改進
與Web2世界的推送功能類似,鏈上通訊應用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無準入帶來的垃圾信息泛濫。其次是應用的真實採用度。回想一下,你爲哪些Web2應用打開了推送功能,是否很多應用下載之後都被束之高閣,甚至沒有打開過幾次。
Web3鏈上通訊應用可能也會被歸入這一行列。"Web3應用的功能插件"可能是這類應用的更好定位。比如某DEX爲用戶提供一個在使用DEX時接受消息的選擇,而非用戶直接使用通訊應用。
在垃圾信息泛濫問題上,有項目提出了"通過加密經濟抑制來減少垃圾郵件、欺詐消息"的想法,或許會成爲一種普遍採用的解決方案。
Web3郵箱
功能
Web3郵箱與我們常見的郵箱最大的區別在於支持錢包地址登入。你不用再像Web2世界中那樣維護一套彼此極其相近的帳號密碼系統,只是爲了登入各個應用。在Web3的世界,無論是使用DEX、NFT市場,還是Web3郵箱,你都可以使用同一個錢包地址,即一個通用的DID。
Web3郵箱在功能上與傳統郵箱沒有太大差異,不過Web3郵箱一般比較強調隱私功能,支持對郵件、收件箱加密。此外,用戶通過出售自己的注意力來獲得收益的趨勢也在Web3郵箱中顯現。有些平台通過獎勵NFT來激勵用戶打開郵箱通知。而某些平台即將到來的訂閱功能則允許用戶通過廣告商定位收件箱來賺取通證。
問題與改進
你可能覺得郵箱有些過時了。但是,在大尺寸文件、有隱私要求的文件、重要商業/工作文件傳輸,正式商業溝通留痕,以及一些應用帳號的登入驗證上,Web3郵箱仍然有用武之地。因爲錢包地址無法被其他人(包括平台)控制,Web3郵箱的安全性會高於傳統郵箱。
相對於Web2郵箱,Web3郵箱需要彌補與DAPP、APP集成的短板,比如Web3郵箱能否擴大合作,讓用戶也能通過Web3郵箱驗證的方式登入一些常用應用。這將是影響Web3郵箱採用度的一個重要因素。
Web3財庫管理
Web3財庫管理工具一般也通過錢包地址創建與登入帳號。與傳統資管平台相比,Web3財庫管理工具最大的優勢是數據公開透明。持有的通證和NFT資產、資金的流入流出一目了然,無法隱藏。
此外,大部分Web3財庫管理工具支持多籤管理。所謂多籤管理,就是財庫由多個錢包地址管理。當要花費財庫資金時,必須獲得管理地址中多個地址的籤名(如3個地址中的2個),交易才能執行。
這樣做能提高財庫資金安全性。當其中一個管理地址被黑客攻擊時,設置多籤的財庫資金仍然掌握在大多數籤名地址手中。這樣做也能避免傳統機構中的資金挪用等問題。
功能
這些平台除了提供資金的多籤管理功能外,主要支持支付功能。以某平台爲例,你可以在上面創建Payment Plan(經常性支付計劃,相當於一個支付模板),然後在Generated Payments(生成的支付計劃)中對Payment Plans進行一鍵支付或批量操作。這樣做能比較好地節省時間精力和gas。
此外,Web3財庫管理工具往往具備Dashboard(儀表盤)功能。有些平台是一個收益分享協議。基於這個工具,創作者可以創建支付路徑,與合作者分享收入。這個工具就提供鏈上數據分析功能,如NFT的銷售情況,讓創作者能夠對持倉、價格、營銷等做出快速調整。
特點
Web3財庫管理工具有2個比較明顯的特點。一是某頭部項目效應明顯。衆多這類項目都基於該項目衍生而來,功能類似,並且支持直接導入。
二是這類平台不僅服務於DAO這樣的Web3平台,也嘗試吸引傳統機構成爲客戶。以某平台爲例,它的帳戶註冊基於谷歌帳號,並且鼓勵用戶連接USD帳戶,對傳統機構的友好程度高於對Web3機構。
Web3文件籤名
與傳統電子籤名工具不同的是,Web3文件簽署工具通過錢包地址進行籤名,因爲私鑰只由錢包所有者控制,所以可以杜絕籤名造假問題。
以某平台爲例,你把合同上傳到平台後,可以直接用錢包地址籤名來代替傳統電子籤名。籤名後的合同可以直接發送到郵箱或錢包地址。
鏈上數據索引
功能
這類應用的功能主要是爲用戶提供鏈上數據分析,或者爲用戶提供易用的搜索引擎工具。
以某平台爲例,除了提供風投、巨鯨、高風險地址數據外,這個平台還提供地址聚合功能,輸入一個錢包地址能夠顯示所有相關地址。基於這個功能,就你關心的某個NFT,你可以去研究這個NFT的KoL是否大號持倉該NFT,小號卻在拋售,從而更接近真相,並指導操作。
Web3搜索引擎項目主要是爲了降低鏈上搜索的難度。在用區塊鏈瀏覽器進行搜索時,我們一般是通過一串沒什麼語義的數字字母組成的地址進行搜索,搜索結果常常是不易理解的交互歷史,要看懂地址進行了哪些操作要花費巨大的時間精力。
在這種背景下,越來越多的Web3搜索引擎出現了。它們旨在簡化搜索,提供更易讀的語義工具。
以某平台爲例,這是一個以太坊地址標籤庫。通過這個工具,你不會再遇到想要查某個機構的錢包地址卻不知怎麼搜索的窘境。輸入標籤,你會被連結到相關地址。
從應用看Web3特點
這些鏈上通訊、Web3郵箱、財庫管理、文件簽署、數據索引應用都已經是實際可用的產品,而非一邊吹捧Web3概念,一邊仍然採用Web2方法。
仔細分析一下,你會發現這些應用存在一些共性,基於這些共性,我們能對Web3進行最初步的描述:
1)無準入,不對任何人設置防火牆
上述5類應用都支持(大部分只支持)錢包地址登入。不可破解的公私鑰系統讓錢包地址只由用戶掌控,也正是這樣的錢包地址爲用戶參與鏈上交互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度:基於一個錢包地址,你可以參與任何DAPP,你可以享受通用DID帶來的便捷,任何地址間都可以互動。
2)真實性,數據不可隱藏或造假
Web3世界中,鏈上交易的籤名無法僞造,這能解決Web2世界非常大的一個痛點。
在Web3財庫管理工具和文件簽署工具的幫助下,機構的資金無法輕易被挪用,合同籤名也無法被造假。
此外,由於錢包地址的交互歷史在鏈上留痕,這使得真相無法被掩蓋。哪些DeFi應用具有真實的採用度,某個NFT集合是否真的如它所宣傳的那樣受到巨鯨青睞,這些你都可以從鏈上數據獲得蛛絲馬跡。
3)數據流動,高效與黑暗森林
鏈上數據對所有人可見,機會也對所有人可見,科學家們已經在捕捉其中的機會了,大量套利機器人也隨之誕生。類似的,數據應用不斷出現,它們監控鏈上異動,並爲普通用戶提供機會和風險提示。對於數據的監控和利用正在變得模式化和自動化。
基於數據觸發的商業模式也撕開了一個裂口。有平台在官網中寫道"創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PDF合同,這些合同與基於代碼的智能合約密切相關,以實現無信任執行。"由此可見,基於智能合約的順序事件,一旦鏈上數據達到某個條件,下一個事件將可以實現自動觸發,從而實現更高效的工作流。
設想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協作DAO,貢獻者提交工作並得到reviewer的審閱通過(reviewer籤名),智能合約中承諾的薪資將自動支付到貢獻者地址。類似的案例可能會在未來吞沒Web2世界。
Web3發展展望
本次統計的30+Web3工具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