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加密風投寒冬:市場低迷下的重塑與機遇
加密基金的寒冬:迎接新一輪重塑的契機
在葡萄酒界,"年份"對品質至關重要。同樣,基金的成立時間也被稱爲"Vintage",直接影響其未來表現。當前,成立於疫情期間的加密基金正遭受"壞年份"的反噬。
泡沫的雙刃劍
近期,一家知名Web3基金宣布暫停新項目投資和募集第二期資金,引發業內熱議。該基金過去三年投資了30多個項目,總額超4000萬美元。盡管當前市場低迷,其內部收益率仍保持領先水平。
這一決定折射出加密風投的困境:募資規模和投資熱情雙雙下滑,代幣鎖倉模式屢遭質疑,部分投資者甚至轉向二級市場對沖風險。在高利率、監管不明和行業內部問題交織下,加密風投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調整期。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他們投資的多個頂級加密基金,盡管都布局了優質項目,但整體投資已計提60%減值。他表示:"有時你沒有做錯什麼,只是趕上了錯誤的時間點。"不過,他對下一輪加密風投週期持樂觀態度,認爲行業低谷往往孕育創新。
2021至2022年的資本狂歡,除了DeFi、NFT和鏈遊等創新帶來的行業內生動力外,也與全球流動性泛濫密切相關。疫情期間,各國央行大規模實施寬松貨幣政策,導致"熱錢"湧入高風險資產,加密貨幣成爲主要受益者之一。
面對難得的風口,許多加密風投採取了"大手筆押注"策略,忽視了對項目內在價值的理性分析。這種脫離基本面的投資行爲,實際上是超低資金成本下的"預期定價",爲日後埋下隱患。
代幣鎖倉機制本爲保護生態穩定和散戶利益而設,常見的"1年懸崖期+3年線性釋放"等設計,旨在防止項目方和早期投資人短期內集中拋售。然而,當联准会從2022年開始收緊貨幣政策,加密行業泡沫破裂,這些機制反而成爲了風投的桎梏。
市場進入"價值回歸"階段,多個項目估值大幅下跌。有數據顯示,部分項目同比跌幅甚至高達85%至88%。許多承諾鎖定倉位的風投可能錯過了去年二級市場的退出機會,不得不尋求通過衍生品和空頭頭寸對沖風險。
新基金的募資同樣面臨挑戰。數據顯示,2024年是自2020年以來加密風險投資融資最疲軟的一年,新基金數量和募資規模均大幅下滑。
Meme與比特幣ETF的資金分流
在缺乏明確產品敘事的背景下,Meme代幣憑藉"暴富神話"吸引力,屢次引發交易熱潮,分流了大量短期投機資金。這類項目雖然炒作迅猛,但缺乏持續性支撐,導致一些潛力項目被擠壓。
同時,部分對沖基金也開始布局Meme代幣市場,捕捉高波動帶來的超額收益。例如,一家知名風投機構推出的持有Solana生態Meme幣的基金在2024年第一季度就取得了137%的回報。
比特幣現貨ETF的推出是另一個影響加密風投格局的重要因素。自2024年1月首批ETF獲批以來,機構和散戶可通過合規渠道直接投資比特幣,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這強化了比特幣作爲"數字黃金"的地位,但也改變了行業原有的資金流轉邏輯。
大量原本可能流向早期風投或山寨幣的資金選擇留在ETF產品中,打斷了以往的資金輪動節奏。比特幣與其他代幣在價格走勢和市場敘事上逐漸脫鉤,其市場主導地位持續上升。截至4月22日,比特幣市佔率已達64.61%,創2021年2月以來新高。
這一趨勢對加密風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傳統資本集中於比特幣,Web3創業項目融資困難;早期風投面臨項目代幣退出渠道受限、二級市場流動性不足等問題,不得不收縮投資節奏。
外部環境同樣嚴峻:高利率與收緊的流動性使得LP對高風險配置望而卻步,監管政策雖在演進但仍不完善。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市場面臨兩大挑戰:一是用戶已習慣投機性質的"賭場"玩法;二是難以找到新的基礎設施級機會,多個領域嘗試重構後均未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多重壓力下,加密風投的"至暗時刻"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然而,正如歷史所示,行業低谷往往孕育着下一輪創新和機遇。對於堅持的投資者來說,這或許是重新審視策略、爲下一輪牛市做準備的關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