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比特幣2024牛市分析:ETF催化 富人偏好 流動性提升
2024年加密市場狂飆,比特幣表現最爲亮眼
2024年,加密貨幣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瘋狂態勢,其中比特幣的表現尤爲突出。僅在過去一個月,比特幣的漲幅就超過了50%。這種驚人的市場表現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的機制?這種瘋狂還能持續下去嗎?讓我們深入探討這個問題。
任何資產價格的漲都離不開供給的減少和需求的增加。我們將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隨着比特幣持續減半,供給側對比特幣價格的影響逐漸減弱,但我們仍需觀察潛在的拋售壓力:
供給側分析
在供給方面,根據共識,新產生的比特幣不到200萬枚。而且增發速度即將再次減半,減半後新增的拋售壓力將進一步降低。觀察礦工帳戶,長期保持在180萬枚以上,顯示礦工沒有明顯的拋售傾向。
另一方面,長期持有帳戶的比特幣數量持續增長,目前約爲1490萬枚。實際高流通的比特幣數量非常有限,市值不到3500億美元。這也解釋了爲什麼每天5億美元的持續買入能帶來比特幣價格的飆升。
需求側分析
需求的增加來自多個方面:
ETF:本輪比特幣牛市的獨特催化劑
比特幣通過SEC的ETF審批,獲得了進入傳統金融市場的資格。合規資金終於可以流入比特幣,而且在加密世界裏,傳統金融資金只能流向比特幣。
比特幣的通縮特性使其容易形成旁氏結構和FOMO效應。只要基金持續買入,價格就會持續漲,持有比特幣的基金回報靠前,就可以擴大規模進一步買入。而未買入比特幣的基金則面臨業績壓力,甚至可能面臨資金撤出。這種模式,華爾街在房地產領域已經玩了數十年。
比特幣的特性更適合這種旁氏遊戲。過去一個月,每個交易日平均淨買入不到5億美元,就帶來了超過50%的市場漲幅。這樣的買入量在傳統金融市場可謂微不足道。
ETF還從流動性角度提高了比特幣的價值。2023年全球傳統金融規模(包括不動產)可達560萬億美元,這表明當前傳統金融的流動性足以支撐如此規模的金融資產。比特幣的流動性遠不如傳統金融資產,但傳統金融接入比特幣,無疑可以爲其創造更高估值的流動性。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合規流動性只能流向比特幣,而不能流向其他加密資產。比特幣已不再與其他加密資產共享流動性池。
更高的流動性意味着資產擁有更高的投資價值。只有能夠即時變現的資產,才能承載更大的財富。這就引出了下一個觀點:
富人偏好的比特幣,注定越來越貴
根據市場調研,加密貨幣領域的億萬富翁在牛市中往往大比例持有比特幣,而中產或中產以下的投資者持有比特幣的比例通常不超過其投資組合的1/4。目前比特幣市值佔比爲54.8%。如果您發現身邊同等階層的人持有比特幣的比例遠低於這個數字,那麼比特幣很可能集中在富人和機構手中。
這裏引入一個現象:馬太效應——富人持有的資產會持續升值,普通人持有的資產則可能持續貶值。如果沒有政府幹預,市場經濟必然出現馬太效應。富者越富,貧者越貧。這是有理論基礎的。不僅因爲富人可能更聰明、更能幹,而且天生就擁有更多資源。聰明的人、有用的資源和信息自然會圍繞這些富人尋求合作。只要一個人的財富不是純粹靠運氣獲得的,就能形成乘數效應,變得越來越富。因此,符合富人審美和偏好的東西必然會越來越貴,而符合窮人審美和偏好的東西則會越來越便宜。
在加密貨幣市場,富人和機構往往將非主流幣作爲掏空普通投資者腰包的工具,而將流動性高的主流代幣作爲儲值工具。財富會從普通投資者湧入山寨幣,被富人或機構收割後,再流入比特幣等主流幣。隨着比特幣流動性的不斷提升,它對富人和機構的吸引力也會越來越大。
比特幣價格不是關鍵,關鍵是能否主導比特幣金融市場
SEC批準比特幣現貨ETF後,引發了多個層面的市場競爭。包括一些大型金融機構在美國角逐ETF的領導地位。在全球市場,新加坡、瑞士、香港等多個金融中心也緊隨其後。機構砸盤的可能性確實存在。對於短期內積累的少量比特幣,如果拋向市場,在國際環境流動性充足的情況下,能否再次買回來還是個未知數。
此外,失去了給ETF背書的比特幣現貨,發行機構不僅會損失手續費收入,還會失去對比特幣定價的話語權。相應的金融市場也將失去對這種數字黃金——未來金融壓艙石的定價權,更會失去比特幣現貨衍生品市場。這對任何國家和金融市場都是戰略性的失敗。
因此,我認爲全球傳統金融資本很難形成砸盤的共謀,反而可能在不斷搶籌的過程中形成FOMO效應。
比特幣是華爾街的"銘文"
對於那些低成本、高賠率的資產,少量投資不僅可以顯著提高資產組合的收益率,還能確保資產組合不會面臨顛覆性風險。比特幣目前在傳統金融市場的估值仍然相對較小,而且與主流資產的相關性不高(雖然不如以前的負相關)。那麼,對主流基金來說,持有一些比特幣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嗎?
更重要的是,假設2024年比特幣成爲主流金融市場回報最高的資產,那些錯過的基金經理該如何向投資者解釋?相反,如果持有1%或2%的比特幣,即使基金經理不喜歡,即使出現虧損,也不會因爲比特幣的風險過多影響整體業績,對投資者的匯報也會更容易。
比特幣是華爾街基金經理的理想私密投資
比特幣天然具有半匿名性。SEC可能難以像監管證券那樣全面監控基金經理的比特幣現貨帳戶。盡管在一些交易平台上,充提代幣和進行OTC交易需要KYC,但線下OTC交易仍然可能發生。監管機構可能缺乏充分的手段來監管金融從業人員的現貨持倉。
前面的論述足以讓基金經理寫出投資比特幣的詳盡報告。既然比特幣本身缺乏流動性,少量資本就可以影響其價格。那麼作爲基金經理,在有充分客觀理由的情況下,還有什麼因素會阻止他們用公衆的資金爲自己謀利呢?
項目的流量自提
流量自提是加密貨幣領域特有的現象,而比特幣長期受益於這一現象。
比特幣的流量自提指其他項目爲了借助比特幣的流量,不得不樹立比特幣的形象,最終將自己運營的流量反哺給比特幣。
回顧所有山寨幣的發行,都會提到比特幣的傳奇,都會講述中本聰的神祕與偉大。然後聲稱自己要成爲下一個比特幣。比特幣無需運營,就能被模仿者被動運營,被動建立品牌。
目前項目競爭更加激烈,比特幣上有數十個Layer2項目、數千萬銘文項目都在嘗試從比特幣借流量,共同推動比特幣實現大規模採用。這是比特幣生態首次有如此多的項目提及比特幣,因此今年比特幣的流量自提效應可能比往年更強。
結論
與去年相比,市場最大的變量就是比特幣ETF的獲批。通過分析我們發現,所有因素都在推動比特幣價格漲。供給在減少,需求在激增。
綜上所述,我認爲:比特幣很可能是2024年最大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