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游戏未来:流通与支付的创新将引领行业变革

2024香港WEB3盛会见闻与链游行业思考

在刚结束的2024年香港WEB3盛会上,我度过了忙碌而充实的一周。各种会议和面对面交流让人应接不暇,不禁佩服那些能一天参加七八场活动的人。对我而言,三四场之后就已经进入了脸盲状态。现在坐在返程的飞机上,还有些晕乎乎的感觉。

飞行模式是梳理思路的最佳时机。这次我们与合作伙伴共同举办了一场链游专题活动。原本打算借此机会畅所欲言,没想到刚开了个头,主持人就不断提醒时间到了。看来我的热身还没完成就已结束了。还好我还有文字输出这项技能,可以把未尽的思考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WEB3游戏赛道是否已被证伪?

除了我们自己主办的活动,我还参加了几个圆桌讨论。业内人士仍在纠结链游赛道的未来前景。因为本轮牛市至今,还没有出现类似上轮牛市中现象级的链游项目。

但我的观点始终如一:如果看好WEB3,就应该坚定看多WEB3游戏。历史已经证明,游戏是新兴产业进入应用层(C端)的入门基石。

回顾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历程,芯片升级是关键驱动力。而在过去50年里,游戏产业无疑是推动计算机芯片发展的最重要因素。50年前,游戏机的普及和经典游戏的风靡,直接带动了芯片产业的腾飞。

近年来,某知名芯片公司在AI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高科技的明星。但它最早其实是做游戏显卡GPU的,正是全球硬核游戏玩家的支持,为该公司提供了最早期的现金流。

游戏是普通大众寻求快乐和刺激的载体。要赢得C端用户,必先在游戏领域取胜。

为什么WEB3游戏目前还未发展起来?

答案很简单:时机尚早,且方向有偏差。

不考虑2017年出现的加密猫,真正的链游集群效应是从2021年初开始的,发展时间还很短。我们先回顾一下电子游戏前两次转型的过程。

第一次转型发生在25年前,从销售硬件转向销售软件,这是由个人电脑的普及推动的。电脑游戏开始兴起,从一次性购买软件到后来的点卡或时间付费模式,游戏分发平台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二次转型发生在15年前,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不再需要重型电脑。人们开始接受"免费游戏,付费游玩"的模式。服务型游戏(Game-as-a-Service,简称GaaS)成为移动游戏的主流商业模式。

这次转型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在人员成本方面,端游上线后往往会开始裁员,而手游需要持续开发,不断增加人员。同时,休闲游戏和短时间游戏也应运而生,更适合碎片化的移动设备使用场景。

那么第三次转型会是什么样的呢?有公司押注元宇宙,甚至为此改名。元宇宙确实令人向往,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基础设施也有待提升。例如,普通VR设备还存在容易引起眩晕的问题。

我认为,目前处于早期阶段的WEB3游戏可能是一个方向。大家是否想过,从终极目标来看,WEB3游戏和WEB2游戏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假设在游戏性、门槛、运营和人才等方面达到同等水平,还存在的区别是什么?没错,就是流通和支付的便利性!

WEB3游戏必须结合WEB3的最大特性,即支付和交易的便捷性。无论是游戏内还是游戏外的支付,都应该能够顺畅操作,而不受各种分发平台和地区限制的影响。

之前提到WEB3游戏发展方向有偏差,是因为第一个爆款链游给出了一个"玩赚"(Play to Earn)的范式,导致大家认为链游只能是玩赚模式。于是几乎所有项目都在模仿这种模式,毕竟它确实赚了大钱。我时常在想,如果第一个爆款链游是一款休闲对战游戏,更侧重于流通和支付,WEB3游戏赛道的现状是否会更健康一些?

但有偏差总比没有起步好。一个大趋势的开端往往是赤裸裸的"赚钱"模式,这很正常。就像大航海时代的开始,吸引航海家冒险的不是贸易致富的愿景,而是在南美发现的巨额利润。

未来,更大的财富效应会引导更多团队朝着流通和支付的方向发展。因此,我坚信真正的WEB3游戏牛市尚未到来。目前这个青黄不接的阶段,对准备入场的初创团队来说反而是一个不错的机会。等到竞争对手都已经占据市场时,再进入就真的晚了。

如何在WEB3游戏中嵌入流通和支付?

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面很广。法律和监管方面的问题需要有顶层资源的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去探索。

从经济模型的角度来分析,如果能够搭建一个WEB3游戏的经济模型,就已经达到经济学研究生的水平了。流通和支付涉及到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转,就像设计一个现实中的经济体的财政和金融体系一样复杂。需要考虑经济体的起步水平、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公民的文化认知水平、国际关系等因素,然后确定税收和货币体系,再考虑如何调节各项支出。

WEB3游戏的经济模型设计与WEB2游戏有很大不同。WEB2游戏中的许多参数可以有较大的容错空间,因为它们难以变现流通。而WEB3游戏中涉及的是可以迅速变现的代币,各种参数设计的不平衡很容易导致崩溃。既然连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都难以为一个国家设计出完善的经济模型,对我们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尽管如此,尝试构建这样一个体系仍然很有吸引力。早些年,很多学识渊博的网络大V乐于指点江山,因为能够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哪怕只是纸上谈兵,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过程。现在,WEB3游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当然,经济学家们对经济理论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即使在我们内部,对游戏经济模型的设计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我只能先笼统地谈谈自己的观点。

首先,相比于坚持去中心化的纯粹主义者,我更倾向于项目一开始需要有可见的调控。西方自由经济学起源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揭示了自由市场经济在人性和自我修复方面的妙用。后来的学者进一步指出,在自由贸易下,社会化分工和交换可以创造更高价值。

但即使是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汉密尔顿,在担任第一届财政部长期间,也没有完全采用《国富论》的思路。他借鉴了德国学者的理论,认为一个经济体在初期需要强有力的贸易保护,通过高关税来保护本国脆弱的工业,直到成熟后才开放与其他国家的竞争。现在那些高喊自由贸易的发达国家,在起步阶段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力度都是非常大的。

将这一思路应用到WEB3游戏的模型中也是类似的。初期不能让各种代币过于自由化地流通,外部有太多虎视眈眈的投机者。无论是采用中心化调控还是内部机制引导,都应该先在体系内培育成熟再说。

其次,当内部产业逐渐成熟后,是采用类似近代德国、日本、韩国崛起时期的国家深度介入经济循环的方式,还是采用美国、英国、法国的小政府大市场机制,这取决于操盘团队的风格。两种体系都有成功案例。第一种模式见效快,短期内能产生显著效果;第二种模式后劲足,财政模型更健康。这两种模式在不同发展阶段是可以转换的。例如,美国在二战后的新政时期,实际上采用了第一种模式,效果非常显著。

从WEB3的经济模型来看,第一种模式以资产增值为主线,能在短时间内推高经济体的GDP(或总市值),同时吸引更多人加入;第二种模式则通过设定良好的流通环节收税机制,经济体的主要收入依靠税收,类似赌场经营模式。理想的策略是"先一后二",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能做到"一"已经很了不起了,更何况还要控制贪欲,为了不确定的未来主动放弃可能的短期收益,重新整改,估计大多数团队成员都难以接受。

这也回答了本文标题的问题,本轮牛市的爆款链游至少应该在某个方面实现前所未有的创新,否则对各种"赚钱"模式已经审美疲劳的用户不会买账。或者说,创新点可能已经出现在某个项目中,只是在等待一个引爆点。

最后,如果一个项目有幸能进入"二"的阶段,那就是比拼谁的流通和支付手段更出色了。过去几十年,用户消费模式的变迁已经证明,谁能提高流通和支付的便利性,谁就能引领行业变革:刷信用卡比现金更能促进消费,使用电子支付比刷信用卡更能刺激消费。一旦用户习惯形成就很难改变,比如已经习惯了电子支付的用户,再让他们回到现金或信用卡时代就很困难了。如果未来WEB3能比WEB2更降低用户消费行为的门槛,那WEB3游戏必定能开辟一片新天地。

WEB3游戏如何在"二"阶段继续稳定发展?目前世界上的发达经济体系通常具备三个特点:有限度的自由市场经济、具有共识的社会运转体系、科技的持续创新。对应到WEB3游戏,也是三点:消除流通和支付障碍、通过去中心化合约机制建立玩家共识、同步游戏行业的新技术发展(如AI和VR)。

总之,新的爆款WEB3游戏终将出现,让我们耐心等待。

VR-7.9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链上_狙击手vip
· 07-25 10:48
链游路在何方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