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以太坊基金会重组引争议 组织模式面临深层挑战
以太坊基金会进行组织重构,应对内外挑战
以太坊基金会(EF)正面临一场深层次的组织重组,以回应外界对其技术方向模糊、协作效率低下及治理中心化的质疑。
研发团队改组引发争议
近日,EF宣布对内部"协议研究与开发团队"进行重大调整,并更名为"Protocol"。这次重构不仅涉及组织架构,还包括战略目标、人才配置和治理理念的全面变革。
新的Protocol团队将聚焦三大战略目标:扩展主网(L1)、扩展数据可用性(blobs)和改善用户体验(UX)。每个方向都设立了专门的负责人,以建立更紧密的协作机制和明确的资源分配方式。
同时,部分研发人员将离开团队。EF鼓励生态内其他项目吸纳这些经验丰富的人才,并开始招募新成员,重点岗位包括用户体验负责人与性能工程负责人。
EF联合执行董事Hsiao-Wei Weng表示,新的组织结构旨在提高团队专注度和推进关键计划,但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决定。
然而,这次重组引发了核心开发者和业内人士的强烈反响。有人认为,这标志着"去中心化"从以太坊路线图中被移除。也有人质疑EF的战略调整是否存在矛盾之处。
基金会模式面临挑战
有观点认为,加密行业需要超越非营利基金会模式,因为它已不再适应当前需求。基金会模式在早期对规避监管和促进去中心化有所帮助,但如今却因激励不对齐、法律与经济限制及运营低效等问题,偏离了初衷。
相比之下,普通开发公司结构被认为更有优势,能够高效部署资本、吸引顶尖人才,并快速响应市场反馈。公司通过市场纪律和明确财务指标实现与代币持有者的激励对齐,而基金会因缺乏问责制和盈利驱动,难以优化资源分配。
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
EF的这次组织重构并非突发事件,而是多年累积的结构性矛盾与外部批评的集中体现。
过去,EF常被批评过度关注长期研究,忽视用户与开发者的短期需求,同时其中心化的治理结构也备受质疑。一些前EF工程师指出,以太坊缺乏清晰且凝聚力的技术愿景,研发进展缓慢。
针对这些挑战,EF今年初就开始启动多项内部改革。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宣布对领导模式进行变革,旨在提升技术专业性和加强与开发者的沟通。EF还任命了新的主席和联合执行董事,并开始探索AI与治理的结合。
然而,EF的核心成员也在持续流失。多位重要开发者相继离开,有人直言以太坊正在迷失方向。
这场基金会组织变革,既是对过去问题的修正,也是对未来可持续治理模式的探索。如何平衡理想主义与执行效率、技术研发与生态协调、去中心化愿景与现实治理,将是EF乃至整个以太坊生态面临的长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