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MBG任务挑战# 发帖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想要瓜分1,000枚MBG?现在就来参与,展示你的洞察与实操,成为MBG推广达人!
💰️ 本期将评选出20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可轻松获得50枚MBG!
如何参与:
1️⃣ 调研MBG项目
对MBG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MBG相关活动(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现货交易),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现货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MBG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下列活动链接):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质押ETH、MBG即可免费瓜分112,500 MBG,每小时领取奖励!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过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请好友注册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Variant:加密行业法律风险与商业价值平衡之道
撰文:Daniel Barabander,Variant Fund 副总法律顾问
编译:Saoirse,Foresight News
加密领域的创始人都知道,法律层面上「控制权」这事儿风险不小。虽然我很高兴看到大家终于把「控制权」的重要性放在了心上(这几年确实进步了不少),但也注意到大家对怎么合理看待「控制权」还有些困惑。创始人似乎普遍认为「控制权 = 雷区」,但具体怎么分析其中的逻辑,心里又不太清楚。
我认为更恰当的理解是:控制权本质上是一个光谱(spectrum,本文指的是将控制权视为从一端(强控制)到另一端(弱控制)的连续渐变区间)概念。若想明确自己在这一光谱中的位置,需问自己两个核心问题:
关于「谁在行使控制权」
其核心变量是去中心化程度,光谱形态如下(控制权从强到弱):
关于「控制权的作用范围」
其核心变量是权限边界,光谱形态如下(控制权从强到弱):
在明确上述两个维度的光谱定位后,即可将其套用于目标法律体系。我坚信,控制权分析适用于几乎所有法律领域。法律追责的核心逻辑,通常围绕「谁对什么拥有控制权」展开。
以货币传输法律认定为例:我曾提出,对用户资金的单方面控制权是判定主体是否构成货币传输者(money transmitter)的必要条件(尽管 Tornado Cash 案的判决持不同观点,我已在相关论文中阐述对该法律解释的异议)。在界定「单方面控制」时,需同时考量:(1)去中心化程度;(2)权限边界。
这两种场景均不构成内部人单方面控制,因此从法理上可主张相关项目不构成货币传输者。
这种控制权分析还可延伸至其他法律领域。以证券法中的 Howey 测试为例,其中「他人努力」要件的核心,本质上是判断是否存在具备控制权的管理者,而协议的技术控制权层级,正是该判断的重要依据。
至于如何在控制权光谱中定位,需结合具体法律体系与法律顾问审慎决策。但从宏观视角看:控制权从商业角度带来便利,从风险角度伴随成本。关键在于确保成本收益分析的平衡性,明确保留控制权的核心目的。例如,若保留控制权的主要诉求是应对紧急情况,那么仅保留暂停功能的「控制成本」(法律责任层面)将显著低于完全升级权。应精准识别业务中真正不可或缺的控制需求,再匹配相应的控制权层级。